END: Early Noise Dropping for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Context Denoising

作者: Hongye Jin, Pei Chen, Jingfeng Yang, Zhengyang Wang, Meng Jiang, Yifan Gao, Binxuan Huang, Xinyang Zhang, Zheng Li, Tianyi Liu, Huasheng Li, Bing Yin

发布时间: 2025-02-27

来源: arxiv

研究方向: 自然语言处理

主要内容

本文提出了一种名为“Early Noise Dropping”(END)的新方法,旨在提高大型语言模型(LLM)在处理噪声或无关上下文时的性能。该方法通过在LLM的早期层段中识别和移除噪声输入块,从而提高各种任务的表现。

主要贡献

1. 识别LLM的噪声敏感性: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噪声也会分散LLM的注意力,而类似于目标信息的噪声会严重降低性能。

2. 发现LLM可以在较低的层中内部区分相关和不相关上下文,这可以通过线性探针有效地利用。

3. 提出END:通过选择性处理输入块,END有效地缓解了噪声干扰,并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。

4. 验证了LLM在早期处理阶段区分信息和非信息输入的能力。

5. 提出了一种无需微调的解决方案,通过利用LLM本身区分任务相关信息的能力,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。

6. 揭示了LLM内部噪声区分机制。

7. 通过减少对无关信息的计算,实现了性能和效率的双重提升。

研究方法

1. 输入分割:将输入序列分割成多个块,并并行处理。

2. 噪声区分和块丢弃:使用线性探针区分噪声块并丢弃它们。

3. 保留块继续前向传递:使用保留的块进行完整的正向传递以获得最终预测。

4. 线性探针:使用逻辑回归模型作为探针,并根据先前的研究将其附加到第13层。

5. 性能评估:在问答任务上评估方法的有效性,包括NoisyRetrieval、NaturalQA和TriviaQA。

实验结果

END在多个评估数据集上显著提高了不同LLM的性能和效率,与基线相比,END实现了超过10%的性能提升,并减少了约50%的计算量。此外,线性探针在识别相关和不相关输入方面表现出色,证明了LLM内部噪声区分机制的有效性。

未来工作

探索更先进的分割策略和动态阈值技术。增强探针,例如通过添加可训练参数或提高复杂性。进一步研究LLM的内部行为机制。在更大规模的LLM上进行更多实验,如Llama-3-70B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