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lti-modal Contrastive Learning for Tumor-specific Missing Modality Synthesis
作者: Minjoo Lim, Bogyeong Kang, Tae-Eui Kam
发布时间: 2025-02-27
来源: arxiv
研究方向: 多模态MRI图像合成与脑肿瘤分割
主要内容
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对比学习的生成模型,用于从可用的多模态MRI图像中合成缺失的目标模态图像。该模型通过结合多模态对比学习和分割解码器,提高了生成图像的质量,特别是在肿瘤区域的生成精度。模型在BraSyn挑战中表现出色,能够生成高质量的缺失模态图像,并同时预测分割输出。
主要贡献
1.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态对比学习方法,用于从多源模态中提取关键信息,生成高质量的缺失模态图像。
2. 在生成模型中引入了分割解码器,通过同时生成缺失模态图像和预测分割输出,提高了肿瘤区域的生成精度。
3. 通过结合对比损失、分割损失、生成器损失和多个自表示损失,有效地训练了模型,使其能够生成与目标模态图像高度相似的伪目标图像。
4. 在BraSyn挑战中展示了模型的高性能,特别是在生成FLAIR和T1-ce缺失模态时的优异表现。
研究方法
1. 多模态对比学习:通过融合多源模态的特征,进行对比学习,确保生成器能够学习到多源模态的结构信息。
2. Query-selected Attention (QS-Attn) 模块:基于熵选择特征,确保在对比学习过程中使用最具信息量的特征。
3. 分割解码器:在生成缺失模态图像的同时,预测分割输出,帮助生成器更好地学习肿瘤区域的特征。
4. 自表示损失:在解码器和编码器特征中应用自表示损失,确保生成器能够更好地匹配目标图像的分布。
实验结果
在BraSyn挑战的验证集上,模型在生成缺失FLAIR和T1-ce模态时分别取得了0.9071和0.9046的SSIM分数,而在生成缺失T2和T1模态时分别取得了0.9327和0.9258的SSIM分数。平均SSIM分数为0.9182,表明模型在各种缺失模态情况下都能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。
未来工作
未来的工作可以进一步优化模型,特别是在分割性能方面,通过引入更多的分割损失和更复杂的网络结构,进一步提高肿瘤区域的生成精度。此外,可以考虑将模型扩展到3D图像处理,以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。